从前端分类到末端处理,在上海已经实施一周年的垃圾分类新政为环保产业打开了广阔市场,更带来了政策红利。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青浦区,核心业务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和运营。向来为项目前期投入大、产出周期长而感到压力不小的公司法定代表人焦学军,如今对企业前景充满信心,“环保产业向来利润薄。不过,这一年来我们享受到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。”
目前,康恒环境公司取得垃圾焚烧发电PPP(公私合作)项目近50个,每日可处理生活垃圾超8万吨。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,其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政策,2019年度共减征税额8000多万元。此外,企业在同年度还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,加计扣除金额达5000多万元。
不过,康恒环境公司并没有就此满足。虽然疫情仍在全球持续,企业依然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,进一步拓展垃圾焚烧发电业务。焦学军介绍,康恒环境公司目前已锁定首批20亿欧元项目投资意向,还与联合国国际环境技术中心(IETC)、中非发展基金签署了合作协议,开拓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第三方市场。其间,上海市税务部门也同步为企业提供了税收协定和税收抵免等“走出去”相关税收政策的辅导,提醒企业防范境外投资涉税风险。
在“新时尚”中被税收优惠赋能的还有上海燕龙基等一批再生资源利用企业。近期,燕龙基新引进一套应用德国技术的智能化废玻璃分拣处置系统。应用此项技术系统后,企业可将分拣处置后的玻璃杂质含量控制在3‰,既提升了后续废玻璃再生利用的价值,又提高了分拣的效率和质量。
新系统功能强大,造价也的确不菲,一度让燕龙基的资金十分紧张。“税务部门得知我们的困境后,主动来提醒财务人员申请退税,并开通退税‘快通道’,让新系统能够顺利建成投产。”燕龙基负责人王清华说。2019年至今,燕龙基因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70%政策,累计获得退税3000多万元。
有了退税,燕龙基推动产能升级的动力更足。谈到近期的生产计划,王清华表示,公司将在疫情下抓好生产,实现每年65万吨的废玻璃回收加工能力,彻底解决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废玻璃回收的难题。
“面对垃圾分类孕育的新业态,税务部门将通过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,跟进跟实服务企业,持续助力环保产业创新升级。”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局长丰卫东说。